PCGS币游中国系列之内蒙古 中华民族发祥地

时间:2021-08-18 10:20

       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国度,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一代代的炎黄子孙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创造了无尽的财富,这些都体现在自然、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科技,艺术、宗教等方方面面。而所有的这些元素出现在钱币图案上,供我们传承和发扬,也向全世界介绍和推广着中华文明和思想。近日,PCGS微信公众号发布《币游中国》系列文章,通过钱币介绍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,以下为系列稿件:内蒙古。

       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,也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,曾在这里活动的游牧部族有10多个,包括匈奴,鲜卑,突厥,契丹,女真等。12世纪,蒙古贵族铁木真统一了蒙古,被尊为成吉思汗。

       清朝时期,内蒙古与内地之间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日渐密切起来。1947年5月1日,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(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)成立。新中国成立后,内蒙古自治政府改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。

       壹那达慕

       那达慕是蒙语,译为娱乐或游戏,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,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聚会,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“祭敖包”,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,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、体育项目。

       当代的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赛马、射箭、摔跤这三个晋级和赛事外还增添了马球、马术、田径、民族歌舞电影,话剧演出等新内容,同时开展经贸活动,进行物质交流,那达慕通常在盛夏初秋的7月和8月间进行。

       贰蒙古包

       蒙古包是蒙古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,最大的特点是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,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。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,毡包或毡帐。蒙古包呈圆形尖顶,顶上的四周以一二层厚毡覆盖,包门朝南或东南开,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,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。包内四大结构为:哈那、天窗、椽子和门,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,通常分为4个哈那、6个哈那、8个哈那、10个哈那和12个哈那,不过12个哈那的大型蒙古包在草原上十分罕见。

     “蒙古包”是第一套人民币六珍之一,稀有度仅次于壹万元“牧马”。当年主要在边疆地区发行流通,是第一套人民币中为数不多印有蒙文的品种。主图蒙古包上有“蒙”字和“古”字两处暗记。

       叁马头琴

       马头琴,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。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,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,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。

蒙古草原上有一个传说,人们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,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,被称为勺形胡琴。胡琴也是马头琴的前身,其造型以龙为首。从胡琴的龙头造型演变为马头琴的马头,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。马在《周易》中代表着阳,属于乾卦:“乾为马。为良马,为老马,为瘠马,为驳马。”

       2006年5月20日,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       声明:本文作者为PCGS评级师,转载自“PCGS”微信公众号。

新闻资讯

NEWS  INFORMATION